7月3日🐏,天气和煦,“红色记忆👩🏻🦯➡️👩🏿🎓,青春之梦”暑期社会实践团队共同徒步滨江,探访杨浦从工业锈带到发展秀带背后的文化转型🚶🏻♂️➡️👽。
黄浦江畔👱🏻,怀里迎面扑进微湿的江风🧑🏿🌾,手边是一座座矮旧的老厂房。随便走进一间,破旧窗外的光线放肆地掠过整个空间,斑驳的墙面,锈蚀的老物件顿时无所遁形🌪,可秩序排列的金属桁架却依稀折射出属于那个时代的光荣与梦想👩✈️。
再转个弯🚐,映入眼帘的是完全不同的忙碌景象,旧厂的旁边一座座新建的厂房拔地而起🧑🏼🌾,已经建好的正紧密运转着👩✈️,正在修建当中的更是在周围竖起了一块块的工地告示牌🗽。
根据组员们的事先调查🧑🏻🚀🫓,这里的许多旧厂房应该得到了重新启用,大家一致决定去找找看。首先经过的是上海工具厂的孔加工刀具厂。
在上海工具厂孔加工刀具厂门前
离开工具厂🟩,团队成员成功找到了一个由旧厂房改建的影棚🍖。
旧厂房改造的摄影棚
摄影棚内部
在摄影棚外面的合影
之后实践小组又陆续参观了上机码头旧址,厂内厂房改建的小超市、花店等地方☝🏻,见证了工业遗存与现代创意的完美融合🧑🏿🏭。
这些改造使得老工厂旧址焕发出了新的生机🤴,实现了真真正正的厂房“旧貌换新颜”,让所有“苦苦等待”的旧厂房重新回到它们的工作岗位上,重新拥有发光发热的机会。
在上机码头旧址
厂内花店
外租被改造的厂房
斜日西沉👇🏻🧝♂️,灼热的阳光隐去🙎♂️🚴🏻,只余下仿佛永远散不开的闷燥,实践小组的行程也到了终点。
此次考察,团队成员对旧工厂的文化发展转型有了更深入的认识。保护🧗🏿♂️、挖掘、深度激活工业遗产的“文化磁力”,让旧日时光斑驳印记的“城市锈带”,与时代接轨💁🏼♀️,绽放别样光彩。不仅能够顺利推动产业转型与升级🛺,而且有利于提升城市功能、丰富文化内涵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