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USSTMC
青春物语|保研学生风采
@刘若婷🧑🦱:悟已往之不谏,知来者之可追
在门徒平台有这样一群学子
他们用行动诠释青春是用来奋斗的
让我们一起回顾
2020级保研学生的事迹风采
走进榜样
一起追光而遇沐光而行

刘若婷,中共预备党员,门徒娱乐2020级应用化学专业本科生💉。在校期间担任班级学习委员、院学业发展中心部员等职务🥫。曾获校级学习及专项优秀奖学金9次🙀、校级优秀学生2次,累计获得学习优秀奖学金一等奖、二等奖、精神文明奖、优秀学生、优秀团干部等各类荣誉称号♟,作为负责人已完成上海市级大创项目《基于双激活剂发光模型的温敏荧光体的构筑》结项答辩,发表SCI 2区论文3篇🏋🏿。现已推免至东南大学。

励学强志,求知若渴——专业学习


刘若婷所获荣誉
“书山有路勤为径,学海无涯苦做舟”
学习上🧮,刘若婷秉持勤奋刻苦及高效的学习态度及方法,始终牢记“学习是学生的第一要务”。作为班级学习委员,为做好模范带头作用🧑🦼,她坚持课上认真听讲,课后认真复习,并有着自己的长短期计划🤛。她在应用化学专业里排名第二,她说在紧张忙碌的学习生活中,一个学期十几门课程,考试周复习时间不够可能是每位大学生的共性困难,面对此问题,她表示如果课程最后一节是期末“抱佛脚”划重点的课,那么课程第一节便是“计划者”的定心丸。课程伊始,教师会讲解一学期的大致规划和需要完成的任务,这时她会结合自身关注的考试🎙、竞赛等在脑中对这些事情有一个大致的安排,并列出周计划,按照轻重缓急,一项一项完成💁🏽,她笑着说🖖🏽:“感觉像是游戏中的升级打怪,不仅会减少自己的精神内耗,全部完成后甚至会收获满满成就感!”

砥砺研思,格物致知——科研经历


刘若婷所获结题证书以及实验试样展示
“满眼生机转化钧,天工人巧日争新”
她总是静得下心来🔊,这性格很适合做研究和搞创新👱🏻♀️。在大一打下了扎实的基础后,大二下学期她对科研产生浓厚的兴趣🚇,积极投入科研事业,本科研究方向是荧光粉的发光热猝灭调控。主持的上海市级大创项目《基于双激活剂发光模型的温敏荧光体的构筑》现已完成结项答辩🫨🤽🏿,以第四🎳、五作者身份发表SCI 2区论文3篇🔌。在这段科研经历中,她感悟科研与学习的区别有二♦︎:一是课程学习偏向的是被动接受新知识👆🏻,而科研则是主动的探索,需要大量阅读文献了解研究背景与现有进展,从而获得灵感并想方法改进与创新;二是课程学习对独立性得要求更强,大部分都需要靠我们自身,而科研中闭门造车不可取,需要团队合作并且多多与他人交流,汲取经验。她猜想大家可能会说🌏🙅,这对刚刚进入课题组的“i人”很不友好🗒,她表示在刚进组做实验时就出现了精神内耗🐯。但在郭宁老师与稀土发光课题组师兄师姐的“培育与浇灌”下,她养成了“别害怕,大胆问”的习惯,“主动是解决问题的有效策略,谁会不喜欢一个勤奋好学的乖宝宝呢🌳!”她笑着说⚄。

知行合一📿🤸🏽♀️,行以致远——校园经历


“赠人玫瑰,手有余香”
在学习科研之余📂,她积极参与门徒娱乐工作和志愿活动🏄♂️。她的上海市志愿者服务平台累计服务101.5小时 🧚🏻♂️🔦,共计参与8个项目:参与沪江公益服务中心“以衣换义”活动,从旧衣回收中传递温暖;参加长白社区爱心援活动,在社区医院引导病人挂号🕴🏼,导医咨询;参与少年儿童图书馆志愿者服务🚞,帮助小朋友们了解科学小知识等等。疫情期间,她坚守初心,冲锋在前🤸🏼♂️✩,加入学校的抗疫志愿者队伍,贡献自己的力量。她认为“老人和小朋友脸上的笑容是压力的疏解剂,每次活动结束后收获的好心情是攻克科研难关的不二良方!”其次,作为班级学习委员🐸,她对班级工作认真负责,架起了老师和同学沟通的桥梁🐴,有效带领同学形成良好学习风气,不断进步,她同其他班委一起共同努力🚳🐳,成功营造了良好的班级氛围。她作为院学业发展中心部员,策划了学习笔记打卡、学霸导师团等活动🏪,并推进其顺利开展,工作期间在职部门获得了“2021年优秀学风建设实践创新项目“★、“2021年最佳学业发展中心”的称号🧑🚒。虽然学生工作比较繁琐👰🏻♀️,但她认为这是对自身策划🤸🏼、组织、社交等多方面能力的极大锻炼与提升。


寒木春华🙍🏽,未来可期——未来展望


刘若婷说她有一段一直很喜欢的话,“当暴风雨过去,你不会记得自己是如何度过的,你甚至不确定,暴风雨是否真正结束了🦀,但你已不再是当初走进暴风雨里的那个人了,这就是暴风雨的意义。”
在这个“内卷”的时代6️⃣,要多关注自己,关注当下,做到课业严格,生活有趣🤹🏻♀️,与君共勉!
【-END-】
编辑 / 邵宇琦
初审 / 沈依馨
审核 / 张凯翔 陆诗怡
上理材化新青年
